必威·BETWAY(西汉姆联)唯一官方网站

必威·BETWAY(西汉姆联)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: 必威·BETWAY(西汉姆联)唯一官方网站 -> 区县资讯 -> 正文
“智慧鱼”激活商州“冷泉经济”
发布日期:2025-03-31 10:46 来源:商洛日报 浏览次数:42 编辑:通讯员 雷超锋

在山涧清泉奔涌的丹江源头,一座养殖水体达1.7万立方米的智慧渔业工厂正颠覆传统养殖认知:全流程智慧化管理的鱼池中,金鳟、虹鳟等冷水鱼在智能调控的水体环境里畅游,每立方米养殖密度达传统模式的5倍以上。这既是商州区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,更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鲜活注脚。

在国渔商州区绿色智慧渔业工厂,鱼菜共生4.0系统构建起生态智能闭环。通过5G传输与AI决策系统,水质监测、精准投喂、环境调控等环节实现全自动化运行。“仿生鱼”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,配合移动轨迹分析模型,让每条鱼的生长状态尽在掌握。这种集约化养殖模式使单位水体产量提升至50—70公斤,较传统养殖增效近10倍。

该智慧工厂的诞生,源于2023年商州区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。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示范项目,仅用4个月便完成从设计到投产的全流程,配套建成的苗种繁育基地年孵化能力达516万尾,为西北地区提供优质鱼苗保障。

在沙河子镇食品产学研基地,年加工3000吨的冷水鱼项目正加紧施工。项目投资9450万元,建成后将实现精细分割、真空包装、冷链配送全流程标准化,开发鱼子酱、生鱼片等高端产品,预计年产值突破3亿元。

通过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模式,冷水鱼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“黄金链”。在三岔河镇闫坪村,改建的9栋智慧养鱼大棚即将投产,养殖面积达1000平方米。在腰市镇,采取小龙虾与水稻的立体种养模式,2024年养殖小龙虾30万尾,未来将辐射带动3000亩养殖规模,年产值突破2550万元。

“现在在家门口养鱼比外出打工强多了!”正在接受技术培训的村民王建军算起经济账:土地流转金、养殖务工费、集体分红三项年收入超5万元。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区渔业带动就业超2200人,农户人均增收2万元。

在发展冷水鱼产业过程中,商州区不断挖掘品牌学问,强化品牌推介,积极推广“秦岭冷泉鱼”区域公用品牌。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、垂钓节等活动,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渔博会、农博会等展会,展示“秦岭冷泉鱼”的独特魅力。此外,还积极探索“渔文旅”融合发展模式,将冷水鱼产业与乡村旅游、休闲康养相结合,开发冷水鱼主题餐厅、全鱼宴等特色项目,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。

如今,这条跃动在秦岭山涧的“智慧鱼”,正以科技之翼冲破传统农业桎梏,用三产融合打开生态价值转化通道,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,书写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商州答卷。

打印文章】  【关闭窗口

扫描打开手机端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